亚马逊算法变了?亚马逊广告流量大起大落,卖家运营难上加难
临近旺季,亚马逊卖家圈中最热的话题莫过于算法的改动。近期,不少卖家发现广告出单效果波动明显,甚至出现流量骤降的情况。这一异常现象让许多卖家感到困惑和焦虑,也引发了大家对亚马逊新算法的广泛讨论。
广告流量跳水,卖家遭遇运营困境
根据卖家反馈,近期亚马逊广告流量和出单量的波动情况频繁出现,原本稳定的广告突然表现不佳,甚至某些产品的排名出现大幅下滑:
“广告流量忽高忽低,昨天爆单,今天寥寥无几,根本没法预估备货。”
“产品排名从第二页掉到了第六页,眼看旺季订单泡汤!”
“广告预算没少花,但流量却像见鬼了一样。”
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而是大范围的普遍现象。对此,许多卖家猜测亚马逊正在对广告算法进行调整,并启用了全新的 Cosmo算法。
A9算法“失效”,Cosmo算法登场?
亚马逊此前主要依赖 A9算法,以流量和销量为核心权重,通过广告竞价和产品表现来分配曝光机会。然而,卖家的反馈和市场动向显示,A9算法似乎已经退居幕后,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精细化的 Cosmo算法。
Cosmo算法的三大变化:
千人千面,精细化推荐
Cosmo算法通过分析消费者的搜索行为、购买习惯等数据,为每位用户定制个性化的商品推荐。例如,搜索“无线耳机”的用户,可能会看到价格、品牌、功能完全不同的商品。
多维度用户行为分析
新算法不仅关注关键词,还参考用户的浏览时长、加购行为和退货率等多维度数据,来决定产品排名。
更注重用户体验
产品推荐更加贴近消费者的喜好,提升购物体验。例如,最近浏览“厨房小家电”的用户,接下来会看到相关的促销产品。
算法变化带来的影响
广告数据难预测
Cosmo算法的启用让广告表现不再完全依赖关键词和竞价,个性化推荐的逻辑让卖家难以判断自己的广告能否精准触达目标用户。
流量分配更分散
在千人千面机制下,流量被分配得更加分散,中小卖家可能获得更多机会,但大卖家的竞争优势被削弱。
排名波动增大
排名不再单纯依赖销量,而是与用户行为、产品匹配度紧密相关,导致许多商品的排名不再稳定。
卖家应对策略
面对算法的调整,卖家需尽快调整运营策略,以适应新的游戏规则:
优化产品详情页
提升详情页的点击率和转化率,让产品更符合目标用户的需求。
精细化广告投放
关注广告投放的每一个细节,尝试调整投放方式,例如扩大长尾词覆盖范围,测试不同人群和关键词的组合。
关注用户行为数据
持续优化产品体验,减少退货率和差评,同时提升买家评论和好评率。
多渠道布局,分散风险
在应对亚马逊算法波动的同时,可尝试拓展至其他平台或自建站,降低单一渠道运营风险。
Cosmo算法的启用意味着亚马逊的广告和搜索规则正在向更个性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对于卖家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谁能迅速适应规则变化,谁就能在旺季中占据先机。面对这场算法变革,卖家唯有深入研究用户需求,持续优化运营策略,才能在这场“算法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仅以配图表达,无他意。若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感谢!